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ren min bi],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制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
人民幣的英文縮寫
RMB
人民幣英語怎么讀
Ren min bi
雙語例句
1.她把她的人民幣兌換成英鎊。
She converted her Renminbi into pound sterling.
2.貿易合同規定余額以人民幣結算。
The trade contract stipulates for the settlement of balances in RMB.
3.經濟體制的改革使該公司股票從人民幣25元猛漲到36元。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rocketed the company's shares from RMB 25 yuan to 36 yuan.
4.福山:我們此前一直在交談,直到談到剛剛你提及的那類自由化問題,當然,這是指修正人民幣的價值,此時我們的臉色都有點難堪。
Fukuyama: we've been talking until we're blue in the face about the kind of liberalization you've just mentioned, and of course about revising the value of the renminbi.
5.如果按照這個先例的發展,人民幣很快就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而不僅僅是美元和歐元的之外的另一種可供選擇的后進貨幣。
If that precedent is anything to go by, the yuan should soon become the main global reserve currency, and not merely a junior alternative to the dollar or the euro.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1:10000。第二套人民幣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個面額,其中1元券有2種,5元券有2種,1分、2分和5分券別有紙幣、硬幣2種。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別對票面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由于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在當時情況下3、5、10元由蘇聯代印。
第三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于1962年4月20日發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
第四套人民幣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
第五套人民幣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后發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制囿于當時的條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于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于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